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荒沙地建生態園照樣能高産

發佈時間:2014年07月18日 08:54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慢“喝”細飲才解渴!

  繪圖:劉念

  建立在荒沙地上的夏場村農業生態經濟園區。

  北京市土肥專家與農民共同觀察生態耕作環境對作物的影響。

  本報記者 劉家琴 通訊員 高啟臣 文/圖

  北京市房山區長陽鎮夏場村農民李登光站在溫室大棚內的葡萄架下,看著如同珍珠般的葡萄串串懸挂在架上,儘管架下過肩高的番茄就要拉秧,但仍挂著不少綠的、粉的、紅的果實,別提心裏有多美了。

  他盤算著,每棟大棚的番茄已採摘了3000多公斤,拉秧前還能採摘200多公斤,加起來每棟大棚僅番茄少説也有萬元;葡萄雖未成熟,但從挂果和長勢看不亞於去年,每棟大棚至少也得賣上1萬多元;5月下旬拉秧的草莓,每棟收入3萬多元。加在一起,説啥也得有近6萬的收入。

  然而,誰能想到這座座大棚14年前還是蒿草叢生的荒沙地。

  1

  荒沙地變綠洲,3萬元收入是坎嗎

  李登光今年50歲,打16歲那年起,就與他家世代居住的房山區長陽鎮夏場村的荒沙地打交道,從未離開。

  村西邊那片230多畝的荒沙地,給夏場村村民留下數不清的苦惱和傷感:“冬春沙塵隨風起,夏秋蒿草難生長。”早在上世紀的60年代起村裏的父輩們就開始嘗試著對荒沙地的改造。當時村裏人,對荒沙地進行簡單的整理之後,種植上了對土地最能將就的豆類和芝麻等作物,可秋天不是有種無收,就是收的沒有種的多。

  1998年,李登光聯合起29戶村民重新對這片荒沙地進行改造。為了確保改造的成功,他們把市、區土肥專家請到村裏幫助出謀劃策。

  這片荒沙地的土壤生態環境質量太差了。土肥專家、房山區土肥站副站長朱文説,夏場村地處永定河畔,那片荒沙地緊鄰河床,整個土體為細沙土,屬於典型的“有沙無土”或“有土無壤”的類型。這類土壤,不僅養分極度匱乏,而且滲漏快、蒸發快,澆水、降雨後,不用幾天水分就會被滲漏、蒸發殆盡。要想改造荒沙土地必須同時對地下和地上進行科學改造,創造適宜的耕作環境,否則是不可能進行耕作的。

  李登光説,我們在專家指導下,運來粘性較大的土壤、農家肥料鋪墊在荒沙地上進行翻耕,使粘土和農家肥料與上層的細沙土進行混合,以便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有機質含量,然後建起溫室大棚,在大棚內種上了番茄、黃瓜等蔬菜。談到此時,李登光頗為自豪地説到,當年改造當年見效。年終一算賬,好傢伙,每棟大棚收入近萬元。嘗到甜頭後的夏場村農民,就再也沒有停止過對這片荒沙地的改造。

  2000年開始,他們在菜畦上搭起葡萄架,夏季架上長葡萄,架下種植耐陰性的蔬菜;秋季葡萄收後,冬春季節架下種植草莓;他們還很快把“糞大水勤,不用問人”實踐成為“肥多水勤”。李登光説,肥料用量蹭蹭地往上竄,有機肥用量從當初的每棟大棚10多方增加到20多方,另外,還要用上近百公斤的化肥。澆水的次數越來越多,用水量翻著跟頭地增加,有的大棚每年用水量高達500多立方米。

  在“肥多水勤”的催動下,每棟大棚收入達到了2萬多元,有的高達3萬多元!

  不過,這似乎就是極限了。此後,無論李登光他們怎麼做、採取什麼措施,每棟大棚的收入也只能維持在這個水平上。

  最讓李登光搞不明白的是,收入並沒有像想象中的那樣,比著“糞多水勤”增長。如果單算蔬菜,每棟大棚的收入比當初還少了許多。與此同時,他們還發現了一個現象,地力並沒有隨著對荒沙地改造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很多大棚還出現了脫肥現象。

  朱文説,在那片荒沙地上灌溉,就好似把水澆在篩子上,水是一邊澆、一邊漏,澆後沒幾天,地就旱了。旱了再澆,週而复始形成惡性循環。另外,種植作物種類和茬口的增加,肥料用量也會隨之增加。因受傳統施肥方法的制約,草莓和蔬菜生長髮育到中期時追肥,一般都採取“水壓肥”的方法。需要追肥時,無論作物是否缺水都要澆水,致使澆水次數進一步增加。不僅造成用水量成倍增加,還會使土壤積累並不多的養分,隨著水的滲漏而大量流失,形成脫肥。十年來的連作和過量的肥料投入,使改造初始時見好的土壤生態再次得到破壞,並向壞的方向發展,土壤障礙因子逐漸顯現,土壤根結線蟲、植物根腐病逐漸增多;鈣、鋅等微量營養也開始缺乏。

  一聽這話,李登光瞪大眼睛説到“那怎麼成!”既然澆水會造成肥料和土壤中的養分流失,那有沒有辦法不少澆水、或少澆水,但還能水肥不流失?

  2

  給肥給水像打“點滴”,不多不少正合適

  在耕地上獲取農産品和收入是必須的,但獲取的方法要變一變了。

  李登光説,如果不是2009年土肥專家們提出了創造良好的生態耕作環境,發展農業生態經濟的方案,“肥多水勤”和“大水漫灌”的老方法可能會沿用下去。

  何謂生態耕作環境,李登光他們當時並不是十分清楚。

  推廣研究員、北京市土肥站站長趙永志介紹説,發展農業生態經濟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生態耕作環境。要把農業生産、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及資源的培育與高效利用融為一體的,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環的新型綜合農業體系。

  2009年,按照專家們制定的創造生態耕作環境方案,李登光他們引進了滴灌式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施用的肥料是蔬菜、葡萄和草莓等作物專用配方肥料,還對土壤障礙因子進行了修復。

  朱文介紹説,他們採用的滴灌式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是土肥專家根據那片荒沙地滲漏情況和保水保肥能力,以及種植的蔬菜、葡萄、草莓不同生長髮育階段肥水需用量等情況量身定制的。給作物澆水時,如同“輸液”一般,將水一滴一滴地滴定到作物根部,所澆水量作物剛好夠用,沒有滲漏的余量;需要追肥時,澆水前將水溶性肥料溶解到水中,養分隨水與作物根係零距離接觸和吸收。使用的配方肥,是土肥站根據那片沙荒地土壤養分含量及供肥能力,以及他們所種植的蔬菜、葡萄和草莓等作物需肥量及規律量身定制的。

  這些技術給耕作環境帶來的變化,目前還很難在感官上體現出來。但李登光他們卻有了切身的體會:原以為再難增加的收入,又增加了不少。去年,100多棟溫室大棚平均每棟達到4萬多元;肥水用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有了大幅度的降低,每棟大棚全年節水300多立方米、節省化肥70多公斤。

  3

  保護土壤,像善待自己一樣善待它“有土斯有人,萬物土中生”。趙永志説,土壤是個生物體,可以説是有“感情”的,你對它好,它會用好的結果報答你;反之,對它不好,它也會用壞的結果對付你;虐待它,它會用嚴酷的手段懲罰你。善待土壤,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李登光們看到和重視的,是改造荒沙地帶來的經濟方面的效益。實際上,他們將荒沙地改造成為農業生態經濟園區帶來的生態效益,是很難用數字計算的;他們為人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促使生態環境向好的狀態發展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保護生態環境,應從保護土壤環境做起。趙永志説,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表明,北京市的土壤質量不容樂觀,由於長期使用化肥,土壤中硝酸鹽的含量普遍偏高;很多地方土壤變得板結,適耕性下降,土壤微生態遭到破壞,土壤的抗侵蝕能力、緩衝能力、分解有害物質能力等抗逆能力下降;在個別地區和地塊土壤中還發現了汞、鎘、鉛、砷和鉻等重金屬。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北京市農業綜合開發過程中,通過推廣消除土壤障礙因素、秸稈還田、種植綠肥、施用微量元素,以及改善土壤理化結構調等綜合技術措施,不僅將200多萬畝中低産農田的改造成為高效農田,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自然環境中,土壤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保護生態環境,利用土壤的方法應是多樣性的,但絕不能讓土壤回歸自然。趙永志説,那樣即拒絕了土壤提供的人類生存必須的農産品,特別是在日趨乾旱的氣候形勢下,在自然狀況下土壤狀況會逐漸變得更加惡化,進而對生態造成危害。夏場村通過應用設施農業、滴灌式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和土壤障礙因子修復等現代農業技術,對農業生産和生態環境的制約因素進行改造和修復後,在根除了荒沙地的“冬春沙塵隨風起”對環境危害的同時,還持續地從荒沙地上獲取到了農産品,是人類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同時,促進生態環境向好的方向變化的成功案例。

熱詞:

  • 科技苑
  • 致富經
  • 每日農經
  • 農廣天地
  • 聚焦三農
  • 鄉土
  • 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