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秦建中:人民日報批評《鄉村愛情》理由很充分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9日 16: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聲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鄉村愛情》做為趙本山“鄉村系列”的第四部,在經歷了兩輪衛視的播出後,延續了以往幾部的高收視率,以及預料之中的批評之聲。其中人民日報刊登的一篇稿件,公開點名批評《鄉村愛情交響曲》單薄膚淺,引起關注。

  面對批評之聲,本山傳媒還是一如既往地耍起大腕脾氣。本山傳媒副總裁劉流告訴記者:“我們只看收視率,不在意任何外界的評論。別人愛説啥説啥。什麼時候要是能保證全國電視臺都不放廣告,那我們就不植入了。”

  其實,公眾對《鄉村愛情》的詬病並不僅僅是因為劇情中廣告的過度植入,而在於《鄉村愛情》系列劇作為反映農村社會生活的題材,不能夠直面“三農”問題的嚴峻現實,而是“笑點弱智”、“意淫式愛情”、“與社會現實脫節”等表現手法回避農村社會矛盾。正如人民日報的評論所説,面對諸多民生艱辛,農村劇應當給觀眾帶來超拔苦難、突圍困境與撫慰憂傷的希望和信念,而不是一味地回避。從這個意義上講,“鄉村愛情”系列農村劇,缺乏對農民的真誠體恤和溫暖。

  時下,與同處在社會轉型期的城市一樣,中國農村社會熱點問題突出。諸如土地徵用之後的失地農民問題,大量勞動生産力外流所導致的農村留守婦女和兒童問題,以及社會老齡化帶來的農村老人養老問題等等,無一不在困擾著當今農村社會的經濟發展。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鄉村愛情》系列劇不敢、不能、不願觸及這些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和問題,編造無聊甚至猥瑣陰暗的故事情節作為噱頭,以此來賺足賺夠觀眾的眼球,從而達到他們不擇手段提高收視率的目的。

  當然,一部電視劇著眼于收視率無可非議,然而,一部好的電視劇應該具有社會意義和經濟效益的雙重價值,僅僅為收視率而收視率,這無疑與一個女人不顧廉恥脫光衣服給人看以達到提高知名度的目的殊途同歸。以低俗博得出位,以低俗獲取利益,這種出位和利益雖然風光一時,但終究為社會文明所不恥。

  雖然有人讚美“鄉村愛情”是部輕喜劇,儘管本山傳媒還沾沾自喜于該劇的旺盛人氣,但是,我們必須看到,“鄉村愛情”之所以不斷拍出續集,正是它的劇情迎合了當今社會的浮躁之氣。因為有人需要劣質的酒精麻醉神經,有人則需要惡搞農民以證明自己的優雅與高貴。

  對於社會的批評,本山傳媒不是虛心傾聽,反而是不屑一顧和強詞奪理,更足以説明我們社會的低俗與浮躁已經病入膏肓。可以説,人民日報的批評對於本山傳媒體而言無疑是對牛彈琴,因為浮躁的社會需要低俗,再多的非議也難擋趙本山上央視春晚,更難擋《鄉村愛情》系列第五部橫空出世。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