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顧及貧困學生顏面也是一種善行

國內 廣州日報 2014年08月02日 08:2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日前發佈公告,提醒商業機構、媒體及其他社會組織本著尊重事實、尊重隱私、關愛學生的原則,真心實意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新生順利入學。

  思想家阿倫特在論述善行時説,善行有一種“隱匿起來、不被他人看見或聽見”的性質。若從這個維度剖析善,慈善可分三重境界:匿名捐助讓受助人匿名、公開捐助讓受助人匿名、公開捐助讓受助人也公開。

  公開而高調的捐助,希望通過媒體宣傳,讓天下人盡知,為自己或機構獲得好名聲。這種行為事實上也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不能説是不善,但不是至善,頂多算是有私之善。如果,這種行為主體只是拿別人的苦難來“玩賞”,以他人的不幸映襯自己的幸福,那還只是私德問題。假如,個人、商業機構或社會性組織利用這種“名聲”作掩護,進行不正當經營,攫取更大非法利益,那麼,這種善就是“偽善”,甚至是惡行了。不法商人丁羽心在被偵查階段,就供述了她的“高調慈善”的真實目的——“我想通過慈善提高社會影響力,讓領導知道,讓我自己免於刑事責任。”

  于受助人而言,誰也不希望自己被貼上“貧困生”的標簽,哪怕事實如此,他們也不願意因為貧困而“報上有名,電視有影,廣播有聲”。物質的貧困已經讓他們自卑、難受,甚至在同齡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再四處張揚,只會給他們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人同此心,這種慈善在某種意義上説,也是一次傷害。從權利角度,隱私權是每個公民的應有權利,貧困是貧困者的隱私,也當受到尊重。至少,能不能公開要事先徵求他們的意見。

  慈善要透明,隱私要保護。兩者如何兼顧,考驗著組織者與監管者的智慧與能力。無論如何,不能把慈善捐助變成嗟來之食。

  (連海平)

推薦閱讀 顧及 | 貧困學生
我要糾錯編輯:王振華 責任編輯:
  • 央視新聞
  • 央視財經
  • 央視軍事
  • 社會與法
  • 央視農業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