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足球聯賽並非一場“球事”

特約評論員堂吉偉德

  7月28日,教育部召開了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座談會,教育部長袁貴仁作了講話。在體育項目中,教育部計劃將校園足球作為重點項目予以突出,計劃用3年時間把校園足球定點學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擴展到2萬所,並從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足球聯賽機制,通過招生考試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長通道,源源不斷培養優秀足球後備人才。

  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在國內的發展卻遭遇到了瓶頸,不但後備人才稀缺,而且群眾基礎也日益薄弱,各級比賽成績更是每況愈下,雖然我們“有自己的聯賽”,但競爭不強、技術落後依然難以登上大雅之堂。振興足球要“從娃娃抓起”,校園足球作為打基礎工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能夠引起重視並納入整個教育體系,這樣“遲來的愛”理應得到支持和鼓勵。

  無論歐美還是日本,校園足球都是整個足球體系中極為關鍵的組成部分,校園足球聯賽也是各級聯賽中的重要構成。重要的是,被功利足球已經折騰得面目全非的中國足球,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之路,從校園足球開始抓起本身就有路線糾偏的作用。若再輔以青訓體系和國內聯賽,用一個較長的時間抓好基礎性工作,足球水平整體得到提高之後,國家隊出成績也就順理成章,指日可待。

  然而,校園足球聯賽並非一場“球事”,更不能靠校園足球聯賽的單腿走路就可以解決。時下足球基礎薄弱,並非僅是平臺的問題,而在於從硬體到軟體,從思想到認識上的全面滯後。僅以校園足球來説,從教練到場地,從經費到環境,都面臨著諸多的問題。目前,中小學面臨著嚴重的體育教師短缺問題。一方面是整體數量不夠,據統計,現有體育教師大致存在30萬人的缺口;另一方面則是專業性有待提高,部分體育教師體育技能不足、超工作量上課現象嚴重,很難保質保量地帶好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更何況,在應試教育的總體框架下,學生的負擔已經相當重,身體鍛鍊不足體質下滑的問題都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更加專業的校園足球聯賽恐怕難以承擔重負。

  更重要的是,校園足球畢竟只是體育項目中的一部分,還有更多的項目同樣需要得到改善,而這恰恰是群眾體育面臨的最大困局和障礙,若不能從全社會進行整體考慮和佈局,形成全民參與的氛圍,那麼單純的校園足球也就難以為繼。2012年原衛生部發佈《“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報告提出,15年間,我國的患病人次數增加了20%,成年人中有八成人從不鍛鍊身體。其間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儘管我們的競技體育發展很快,但群眾體育卻進展緩慢。筆者所在的城市,公共體育設施極少,專業場所更是空白,連學生的體育鍛鍊都滿足不了,更別説顧及成人。有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僅為0.65平方米,僅為發達國家的的四分之一,即便和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相比,也處於落後地位。

  更何況,體育鍛鍊是一項終生愛好,尤其需要條件保障和環境支撐。假若一個城市連跳廣場舞,都會因為場地狹小而發生爭執,成為群眾體育糾結不堪的痛苦,那麼其他項目的開展自然就處於蒼白階段。從多年的教訓來看,足球發展落後的深層原因,尤其要避免急功近利。做好長遠規劃,從師資、場地給予保障,方是校園足球和學生體育的關鍵。從這一點來説,先保證體育課不被擠佔,讓孩子鍛鍊的權利不被剝奪,比之於校園足球更具有優先性。也正是基於這種理由,校園足球聯賽才會引發巨大的爭議和討論。

  校園足球聯賽並非一場“球事”,真正的基礎構建是立足於整體和全民,而不應是“頭痛醫頭”的單個補強,否則其有可能再度成為無源之水,而在實施中走樣變形。校園足球何去何從,恐怕還得遠離“單相思”和“一頭熱”。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