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圍觀改變中國”還是“圍觀就要挨打”?

特約評論員 鄧海建 2014年04月24日 21:18

相關新聞:

河南週口市民圍觀強徵自稱是媒體人 被打斷肋骨

因為圍觀當地政府徵收農民土地,河南週口市民張秋生一個月前莫名被打,而被指打人的一方稱,其徵地行為是奉上級的指示進行的,打人的不是領導,可能是施工工人。張秋生的朋友范先生説,看到張秋生被打,情急之中他説了一句“公民也有監督權”,因而也遭到暴打。週口市委一李姓官員在談起此事時反復強調是一場誤會。“他們不知道他們是看熱鬧的,認為他們是假記者來找事的。”

帶了救護車來徵地,且始終不肯透露打人的“他們”是誰,甚至據説這個港口物流園區還沒有得到省政府的批准……“他們”無懼于魅影重重又夾雜著暴力嫌疑的徵地行動,光天化日之下敢於向圍觀的群眾伸出暴力之手,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場“誤會”呢?

“我就説了句我們是媒體的,便遭到一頓暴打”,喊一句“公民也有監督權”還是挨打。言下之意,打的就是記者,打的就是你的監督權。哪來這種伸手就打的權力與底氣?仔細看看,問題還在兩個層面:一者,官方始終強調是“誤會”,潛臺詞卻是“要是假記者就打對了”。那麼,徵地人員有什麼權力群毆假記者呢?何況,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叢林法則,恐怕也不是一日養成的,誰在背後撐腰鼓勁?二者,官方的説法是,“打人的肯定不是尚紅偉尚書記,可能是正在施工的工人。”既然無緣無故打了人,且造成了惡劣後果,不管官方方便不方便交出打人的“他們”,既然地方主要領導在打人現場,總要擔個知情不制止的責任吧?説起來群眾路線千千萬,面對一個接一個群眾被圍毆,別説情操與素養,法紀底線何在?

“打錯了”的説法,好像很誠實,卻一不小心露出了暴力慣性的小尾巴。這讓人想起4月20日上午,安徽省檢驗檢疫局公務員高先生帶著父母、妻兒、舅舅等親人來到合肥市天鵝湖邊散步,突然遭到現場數十名穿著城管制服的隊員毆打。8人中,除兩名嬰兒外,6人不同程度受傷,一人骨折在醫院治療。4月21日,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建設指揮部稱,“城管打錯了人”,誤將高先生一家當成了傳銷者。你看,同樣是所謂“打錯了人”,錯不在“打人”這個動作,而在於被打的對象。奉公守法的官員先生,何以私設了一個權力雇傭者可以隨意打人的荒唐邏輯呢?

2010年曾有一句流行語叫“圍觀改變中國”。彼時是中國的微博元年,網絡圍觀形成的輿論壓力,確實倒逼了不少公共事件從幕後走向前臺,從失衡走向公平與正義。但這些年來,新鮮感一過,所有人都發現,圍觀終究不是靠譜的制度,當少數地方官員習慣於被圍觀之後,直接以雙拳打瞎圍觀者的雙眼——眼睛再亮,如何敵得過暴力的雙拳?

徵地上的懸疑,從來就不怕“圍觀”。道理很簡單:根據最新財政數據顯示,“土地財政”在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中的主角地位依舊穩固。第一季度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達到1.08萬億元,同比增長40.3%,而同期地方本級財政收入1.95萬億元,“賣地”收入與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比例達1:1.7。與此同時,由《中國經濟週刊》與中國經濟研究院聯合發佈的23個省(市)“土地財政依賴度”排名顯示:23個省(市)最少的有1/5債務靠賣地償還。在被審計調查的市級政府中,承諾以土地收入來償債的佔比高達81%,縣級政府也超過50%。當徵地成為少數地方生命線的時候,任何與之對立的“圍觀”,自然會招致玩命的“清場”。

這個時候,圍觀就成了一項高風險的活動。哪怕它明知有一系列徵地衝突在發酵,哪怕你只是遠遠站著不言不語、更別説阻撓徵地進程——但凡是“外人”,但凡有可能是衝突對立面的“友朋”,自然要被狠狠肅清。因為有矛盾、怕反抗,才會如此迫不及待地先下手為強。一句話,越是害怕“圍觀”,越是説明行政作為是多麼需要制度來“圍觀”。

此前觀之,圍觀從來不能改變什麼,公眾監督的偉力基本也建立在“領導重視”、“上級過問”的基礎上。但如果沒有圍觀,只有戾氣沖天的道路以目,問題與矛盾就煙消雲散了嗎?在徵地現場,往往是“圍觀就要挨打”,這樣的惡例已經不是一樁兩樁。法律也有了,條例也不缺,暴力仍然如影隨形,公民的安全感到底還缺什麼庇祐呢?

網絡新聞聯播

最新文章

責任編輯:李天琦 熱詞: 圍觀改變中國 圍觀 挨打 河南 徵地 監督權

打印 | 舉報/糾錯 | 複製鏈結 | 轉發郵件 | | 分享到: CNTV微博

channelId 1 1 1
專欄作家

文言文聽力“闖入”考試?

專欄作者:劉浩睿
央視網評論員,關注社會娛樂

深泉學院比哈佛更難進的牛校

專欄作者:關開亮
央視網評論員,關注民生影視

五一齣遊:“人比XX都多”

專欄作者:王二丫
媒體人,關注社會民生。

騰訊新浪開微博,只是討罵?

專欄作者:雷世遠
央視網記者,關注社會熱點。

挺一挺政協委員的編劇情結

專欄作者:陳方
《燕趙都市報》評論部主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