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評論頻道 > 國內

朱昌俊:一句“打錯人” 道出多少執法“硬傷”

發佈時間: 2014年04月23日 08: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廣州日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4月20日上午,安徽省檢驗檢疫局公務員高先生帶著父母、妻兒、舅舅等親人來到合肥市天鵝湖邊散步,突然遭到現場數十名穿著城管制服的隊員毆打。4月21日,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建設指揮部稱,城管打錯了人,誤將高先生一家當成了傳銷者。(4月22日《瀟湘晨報》)

  又見城管暴力。只是,這一次承受暴力的變為飯後散步的一家人。即便拋開此前城管執法上的種種亂象,但純就事論事而言,此一事件的反思與處理,都不應該緊緊停留在那一聲令人五味雜陳的“打錯人”的層面。

  很難想象,于一個有著普遍法治共識的社會,城管在回應暴力行為時,竟然可以公然祭出“打錯人”的旗號。這個看似“義正詞嚴”的藉口背後的潛臺詞,想想都令人後怕。難道,城管執法還有“打對人”之説?

  漏洞百齣的回應與高先生的這句反問,兩相對比之下,一些地方城管執法理念與民眾法治常識之間的裂痕由此可見一斑。但此事另一個值得追問的細節是,如果暴力真是僅僅因為將高先生一家誤認為傳銷者而起,那麼,當高先生一家向城管隊員亮明自己的工作證等證件之後,城管隊員依然未能停下“打錯人”的暴力,就更令人不解了。

  如果説常見的城管事端中,總是體現為城管與小販的“強弱”對決,那麼這起事件中,被傷害者一方為公務員身份,已然顛覆了一般事態中的強弱格局。強調此種身份差別,並非是要對城管的暴力傷害對象作“身份”上的區別對待,而是説在城管執法失范重復上演的背景下,公務員的被“誤打”,與其説是一起“意外”,不若説是以實際案例道出了一種必然:在不受約束的執法權力面前,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一句“打錯人”,無意間道出了城管執法上的“硬傷”。但願這只是城管人員自我辯護時的“口誤”,而非長期執法生態失衡下的條件反射。但相關的調查與處理,如果單純停留在施暴一方的自我説辭之上,僅僅道歉、辭退涉事協管了事,無異於再一次地縱容暴力與城管的“自我污名”。若説城管與城管執法的改造註定道阻且長,但對於每一起個案的處理,更真切關係到相關部門對於糾偏的真實態度。

  (朱昌俊)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硬傷 打錯人 的新聞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