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嚴打“三假”,捍衛新聞宣傳底線

特約評論員 鄧海建 2014年04月05日 09:58

4月3日,中宣部組織召開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題座談會。中宣部副部長吳恒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副局長蔣建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專職副主任任賢良,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祝壽臣等參加會議並講話。(4月4日《中國新聞出版報》)

家有家法,行有行規。新聞行業再是有特殊,也有自己的行業規範與職業倫理。《傑斐遜文集》裏有句名言,歷來被世界所稱道,“新聞若是沒有約束,人們就會喪失自由。”近年來,伴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在場者,中國新聞宣傳行業也呈現出了新氣象;與此同時,泥沙俱下的新聞敲詐與假新聞,也在嚴重損害著新聞隊伍形象、侵蝕著新聞媒體權威性與公信力,使得法治意義上的自由與權利被無形消弭。

“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被稱之為新聞領域“三假”,從曝光的典型案例看,新聞領域諸多失范乃至違法行為,多與“三假”的推波助瀾大有干系:山西省忻州市寇某某假冒“西部廉政監督網”記者實施敲詐勒索;今年1月,高某等五人開設“中國廉政網”“中國縣域網”兩個非法網站,冒充記者詐騙上訪民眾;去年8月江蘇徐州仲某等四人私設“今日焦點網”,在全國各地進行敲詐勒索;去年11月,多家媒體新聞客戶端以及官方微博發佈“2014年放假安排時間表”的假新聞;去年3月《法制晚報》在其網站刊發《季宅“失竊”案 被告人無罪》的假新聞……凡此種種,觸及法律底線,擾亂社會秩序,危及公共利益與安全。

為進一步樹立新聞隊伍的良好形象,打造新聞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自2013年以來,全國各地都先後開展了打擊新聞敲詐、打擊“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的專項行動。今年1月至3月,全國“掃黃打非”辦部署開展了打擊“三假”專項行動。全國“掃黃打非”辦通報了3批117種非法報刊目錄,各地查獲各類非法報刊134萬餘份;先後下發兩批共77條“三假”案件線索,目前,線索核處工作取得進展:一是查明涉嫌刑事犯罪已移交或準備移交公安部門的17起,佔22.1%;二是已查實並做出行政處罰的15起,佔19.5%,其餘的仍在繼續偵辦中;各地查辦相關案件136起,影響較大的40余起,特別是北京、河北、山西、江西、湖北、陜西等地案件查辦力度很大。

法國軍事家拿破侖曾經説過,“四家懷有敵意的報紙比一千把刺刀尤為可怕”。新聞宣傳一旦成為私利的籌碼,整個社會的輿論監督與言論權益的天平就要失衡。正如業內所言,“三假”一般將敲詐的目標定位在基層政府和企業、群眾身上——他們瞄準基層政府和企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足乃至有關違法問題,以曝光和發表負面新聞相要挾,敲詐錢財;對於群眾,則主要以幫助他們反映和解決問題為藉口進行詐騙。於是,各種“封口費”等潛規則盛行于“黑色新聞圈”,它在拉低整個新聞行業道德素養的同時,也在挑戰著社會的公序良俗。

“三假”等欺詐行為,已經不屬於新聞倫理範疇,而是無底線、無下限的違法行為。好在日前,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九部門印發了《關於深入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的通知》,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以常態監管之力,使新聞敲詐和假新聞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無處遁形;真正嚴打新聞領域“三假”亂象,嚴肅新聞紀律,整頓行業秩序,以“講政治、管隊伍、守紀律”為底線,捍衛新聞宣傳的嚴肅與純潔。

最新文章

責任編輯:宋潔 熱詞: 嚴打 “三假” 捍衛 新聞 宣傳 底線

打印 | 舉報/糾錯 | 複製鏈結 | 轉發郵件 | | 分享到: CNTV微博

channelId 1 1 1
專欄作家

文言文聽力“闖入”考試?

專欄作者:劉浩睿
央視網評論員,關注社會娛樂

深泉學院比哈佛更難進的牛校

專欄作者:關開亮
央視網評論員,關注民生影視

五一齣遊:“人比XX都多”

專欄作者:王二丫
媒體人,關注社會民生。

騰訊新浪開微博,只是討罵?

專欄作者:雷世遠
央視網記者,關注社會熱點。

挺一挺政協委員的編劇情結

專欄作者:陳方
《燕趙都市報》評論部主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