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我們還要在霧霾下生活多少年?

2013年12月08日 21:33

央視網(記者 崔向升、張雷 報道)“十面‘霾’伏”之説已然應驗:最近一週以來,來勢洶洶的大範圍霧霾籠罩著我國,從華北到東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區,已陸續有25個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現霧霾天氣,覆蓋了我國將近一半的國土。

連日的霧霾籠罩了半個中國,這是網友繪製的“霧霾示意圖”。

連日的霧霾籠罩了半個中國,這是網友繪製的“霧霾示意圖”。

霧霾席捲“半個中國”

新華網12月8日報道,8日上午10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佈霧和霾橙色雙預警,其中江蘇西部、浙江北部、安徽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重度霾。這已是中央氣象臺連續3天發佈霾橙色預警。

本輪霧霾天氣基本在華北至江南一帶活動,蘇皖等地的霾最嚴重,大霧的重災區位於西南及江淮地區。此次除了華北地區以外,還影響了整個華東地區,可以説是今年入冬以來中國範圍最大的中度到重度霾天氣過程。而進入週末,霧霾的影響範圍不斷擴大,“吞噬”了大片城市。此前環保部的數據顯示,全國20個省份104個城市的空氣質量達到重污染狀況。

8日14時,據湖南省空氣質量實時發佈平臺顯示,23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全軍覆沒”,空氣質量等級均為“重度污染”。湖南省氣象臺拉響了霾黃色預警,提醒公眾人口稠密的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出現霾,易形成重度空氣污染。截至8日12時,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監測平臺62個監測點(3個站點無數據)中,除一處空氣質量接近限值,全部測得空氣污染,其中6處空氣重度污染;所有監測點實時PM2.5濃度均超標。廣州、佛山均已發佈灰霾黃色預警。

截至12月8日早上7時,邢臺的AQI(空氣質量指數)達到500,屬於嚴重污染,成為74個公佈PM2.5數據城市中空氣質量最差的城市。北京的AQI達到414,屬於嚴重污染。12月8日空氣質量最差的10個城市分別為:邢臺、唐山、金華、保定、紹興、石家莊、北京、濟南、湖州和寧波。其中4個城市屬於河北省,4個城市屬於浙江省。

連日的霧霾天氣,已嚴重影響到百姓生活,上海、江蘇、浙江、河北等地均發生較為嚴重的交通事故。霧霾天更引起了呼吸道疾病的高發。近期,長三角醫療機構的內科、呼吸科門診患者普遍出現增長,其中,老年人、兒童和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更易受到霧霾影響。

中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霧霾天數為52年來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13地均創下“歷史紀錄”。

自我國有PM2.5記錄以來,2013年的霧霾天氣為何格外嚴重?

專家分析,造成此次南北大範圍尤其是南方霧霾天氣的主要“元兇”有4個:高空較強的“大氣顆粒物”污染傳送、地區較多的“二次污染”人為排放、空氣濕度相對飽和,以及南方長時間的“靜穩天氣”。部分專家認為,天氣因素是觸發和加劇霧霾影響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續的污染物排放,主要大氣污染排放總量遠遠超過了環境容量。

新華網報道稱,霧霾肆虐已非首次,去年冬天的污染面積曾高達130萬平方公里,只不過當時的重災區是京津冀一帶,對此普遍的解釋是北方供暖産生燃煤污染,以及地處內陸的地理限制等。如今,通江達海的長三角地區成為大氣污染“主戰場”,“十面‘霾’伏”之説已然應驗。

網友手工繪製的“霧霾天氣必備裝”。

網友手工繪製的“霧霾天氣必備裝”。

“治霾”的思維路徑

2013年11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了《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以下簡稱綠皮書)。綠皮書指出,我國霧霾天氣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會化石能源消費增多造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這些污染的主要來源是熱電排放、工業尤其是重化工生産、汽車尾氣、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飪、熱水),以及地面灰塵。此外,人類活動産生的光化學産物、局地烹飪、汽車尾氣等造成的揮發性有機物轉化為二次有機氣溶膠,都使霧霾情況頻繁産生。

根據綠皮書的建議,應對霧霾等空氣污染問題,需要建立和加強多地區、多部門聯合治理和控制大氣污染機制,減少大氣中有害凝結核的數量;完善氣象觀測系統建設,建立空氣污染和霧霾天氣預測預警系統;防治霧霾和空氣污染要加強法治,但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好經濟手段;增強城市治污能力;協同控制空氣污染物和溫室其他氣體排放,制定包括多種污染物減排的一攬子計劃;逐步實現信息公開、形成全民參與的治理新局面。

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總報告的作者趙忠秀、王苒和閆雲鳳指出,客觀地説,中國在工業化進程中並沒有放任環境問題不斷惡化,而是一直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生態保護工作。黨的十八大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開啟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新時代。而新一屆政府將生態文明納入到五位一體發展的總格局,明確提出綠色低碳發展的模式和大幅度節能減排的目標,給予國人極大的期盼。

12月2日,環境保護部在京舉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輔導報告會,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周生賢作報告。周生賢説,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首次確立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思路,闡述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構成及其改革方向、重點任務。一是明確提出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二是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三是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四是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五大治霾措施

國務院在今年發佈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這是我國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扣響了向霧霾宣戰的“發令槍”。

概括起來,“大氣十條”有5個方面的主要舉措,我國政府已經一一付諸實施:

第一是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壓縮過剩産能。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産能。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看來,這是治理霧霾的治本之策。根據環保部的建議,我國應實行鋼鐵、電解鋁、焦炭等“兩高”行業産能總量控制,新、改、擴建項目等量或減量置換掉落後産能,堅決停建産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在建項目。

第二,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增加天然氣、煤制天然氣、煤層氣供應,發展核電、水電、風能和生物質能,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冬天是霧霾的高發季,煤炭大量消費和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是導致大氣污染物排放負荷巨大的主要根源。根據我國計劃,到2017年,煤炭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京津冀魯削減8300萬噸。

第三,嚴格治理機動車污染,提升燃油品質。科學調控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實施機動車國五標準,加快淘汰黃標車。實施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戰略,加強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據統計,2012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2億輛,排放氮氧化物640萬噸,約佔全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30%。據測算,未來5年我國還將新增機動車1億輛以上,新增車用汽柴油消耗量1億至1.5億噸,由此帶來的大氣環境壓力巨大。 針對機動車污染嚴重問題,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城市已採取了諸如“購車搖號”等限制機動車保有量的措施,通過鼓勵綠色出行、增加使用成本等措施,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多個城市還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並實施多項補貼政策。

第四,強化綜合治理,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由於大氣污染具有流動性,單靠某一省市進行污染防治很難改善空氣質量。中科院大氣灰霾溯源項目負責人、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説得很通俗:“治理霧霾這件事,1/3靠天,1/3靠自己,1/3靠兄弟。”不少地方對大氣污染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採取了揚塵環境管理、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北方採暖季節污染控制等綜合措施。

第五,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上海市12月6日發佈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並啟動應急減排措施,在校學生一律停止戶外活動。江蘇省環保廳也向社會發佈空氣重度污染預警,南京市啟動了橙色預警,組織對工業企業限排減産,嚴控污染物排放,加強工地控塵措施,增加道路保潔頻次。在12月7日和8日,北京也連發兩次霧霾黃色預警,提醒市民儘量減少戶外活動……

嚴重的霧霾之下,路人帶起了口罩。

嚴重的霧霾之下,路人帶起了口罩。

治理霧霾需要多少年?

11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3年度報告》。中國政府氣候變化談判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介紹了報告的有關情況。解振華説,現在中國大氣污染比較嚴重,特別是霧霾天氣幾乎常態化了。霧霾天氣主要是發展方式粗放、産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盡合理造成的,根源還是化石能源使用,一個是燒煤,一個是燃油;另外,發展方式比較粗放,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

可以説,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並正視霧霾問題,並已將應對這一問題的高度提升至法律和政策層面。而且,從全國性和地方性的治霾舉措看,我們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條道路的有效性,已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經過了西方國家的驗證。這無疑給了國人極大的期待和希望。

那麼,我們何時才能遠離霧霾?我們還要在霧霾之下生活多少年?

在11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的新聞發佈會上,解振華表示,根據“大氣十條”,我國已經開始採取嚴厲的措施治理大氣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確定了奮鬥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國家採取35項措施,把任務分解到重點地區、重點單位。相信隨著“大氣十條”的進一步貫徹落實,通過5到10年的時間,大氣污染的狀況會得到改善。“關鍵還是要轉變發展方式、轉變消費方式,提高公眾和全社會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大家都有責任來採取行動。”解振華説。

另據報道,中國社科院今年5月發佈《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聚焦中國空氣污染問題,從科學角度和國際視點解讀霧霾現象,分析其危害、成因,並提出對策。報告預計,今後中國的環境可能繼續惡化,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消除霧霾重現藍天,可能還需要20至30年以上。

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分析,世界各主要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都經歷過大氣遭到污染的情形,在治理大氣染污、使大氣質量得到根本方面,英國用了50多年,德國用了30多年,日本用了20多年。而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13億人口,剛剛超過50%的城市化率,高達50%的第二産業比重,出口帶動的增長模式,世界的工廠,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這些都使得中國的環境問題與其他國家相比,嚴重程度更深,範圍更大,牽扯麵更廣,原因更複雜,治理起來也更困難。有專家由此預計,今後中國的環境存在著繼續惡化的可能,而要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消除霧霾重現藍天,可能還需要20至30年以上。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