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瑩

性別:男 年齡:28歲
職務:村主任助理

地點: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覃塘區覃塘鎮擁興村

    周益瑩家住在貴港市覃塘區樟木鄉,2008年畢業于玉林師範學院,畢業後隻身去了廣東找工作,做過汽車銷售、工廠出納、倉庫管理員。每天的上下班生活讓他覺得很無味,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在廣東呆了一年就回家了。

    由於家在農村,當時他就想能不能幫助家鄉做點什麼事。2010年10月,通過考試,周益瑩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開始在覃塘區覃塘鎮擁興村擔任村主任助理,如願以償地為土地服務。

高清圖集

村官故事

    生活的方向在哪?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説,留在城市打拼是唯一的出路。可對於周益瑩來説,這條路卻似乎走不通,他熱愛農村的那片土地,熱愛農村的那份淳樸,反而對城市的那份躁動很反感。大學畢業後,他在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也有著不菲的收入,可在他的內心,他想回農村。

    他熱愛農村,但並不古板。他知道,在農村這片土地上,需要科技,需要對産業進行優化。當上了大學生村官,他便著手實現自己的理想,在一片甘蔗林中開始種植藥材“天冬”。

    初識天冬:它能比甘蔗更能賺錢?

    今天説起天冬,周益瑩對種植、收穫以及産值都是十分清楚,可當初對於這種陌生的植物,周益瑩和廣大群眾一樣産生了疑惑,一個兩年才收穫一次的藥材,産值能超過甘蔗嗎?

    “小周啊,我們擁興的村民是很淳樸的,但是文化不高,要致富還得靠有文化的頭腦來帶領,希望你能在這裡踏踏實實為我們的農民幹點實事。”2010年10月,周益瑩來到擁興村報到,簡單寒暄幾句後,書記便決定帶著周益瑩下村轉轉。就這轉的道路上,周益瑩第一次認識了天冬。

    村委書記告訴周益瑩,這種帶著小刺的作物是天冬,兩年收穫一次。當時,在道路兩旁,四處都是成片的甘蔗林,僅有的幾小塊天冬像零星點綴的野花一樣。對於甘蔗,周益瑩十分熟悉,因為他家就是種植甘蔗的。可對於天冬,周益瑩卻是第一次接觸。

    “我也不清楚,現在我們幾個村幹部在試種,收入好,你就去發動群眾種植。”面對周益瑩對産值的擔憂,村委書記也無法給出一個完整的答案,因為天冬在這裡是一次種植。

    再識天冬:在這裡村民致富就靠它

    那年冬天,村委書記家種植的天冬收穫了。簡單算了一下成本後,周益瑩發現種植天冬比甘蔗要划算。這種划算,不單指産值要高,而且種植相對較為簡單。但擺在周益瑩面前的卻是一道難以邁過的坎,在這裡,祖祖輩輩都種植甘蔗,而且不遠處就有糖廠,能夠保證收入。

    如何發展更多的人種植天冬呢?群眾的憂慮很多:一是擔心種不活又錯過種其他莊稼的時間;二是擔心到收成時價錢不好,比不上種其他莊稼來錢快;三是擔心沒有技術,遇到病蟲害時不知如何是好。群眾擔心的這些問題,也是周益瑩擔心的問題。

    首先,周益瑩請來農業局的技術人員下來專門就天冬的種植技術進行了一次培訓,然後又通過跟甘蔗産值進行比較,雖説天冬是兩年一收成,但是收成一次,畝産利潤比甘蔗兩年的利潤多出將近6000元錢。在不懈的努力下,終於有部分群眾答應種植天冬。這部分群眾大多自己有生意做,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管理田間,天冬兩年收穫一次正好讓他們去打理生意。

    看到有群眾開始種植後,一些靠土地為生的群眾也半信半疑地開始種植天冬,但這時,種植天冬依舊是擁興村的輔助部分,種植甘蔗才是整個擁興村的優勢産業。

    結緣天冬:當好村官的關鍵在於擺脫大學生的光環

    天冬的推廣取得了部分成績,可這時周益瑩卻陷入苦惱之中,因為當地的老百姓不相信他,很多他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往往還需要書記和主任幫忙。當地的群眾認為一個剛畢業的娃兒能懂什麼種植的東西,在經過幾次與支書和主任的深刻交談後,周益瑩終於悟出,當好村官的關鍵在於擺脫大學生的光環,成為普通的“村民”。

    於是,接受村幹部的寶貴意見,在他們的陪同下,周益瑩每天都穿戴上草帽和解放鞋,跟普通的農民一樣,深入田間地頭種植天冬。短短的15天時間,無論陰天下雨,周益瑩都堅持進入田間去幫助和指導村民們種植天冬,有時還幫他們灌溉和噴藥。漸漸地,群眾對周益瑩這個小夥子産生了信任,也對天冬種植越來越感興趣。特別是2011年初收成的時候,收購天冬的價格達到47元每公斤,那些種植天冬的農戶都笑開了花,他們嘗到了種植天冬的喜悅。隨後的時間裏周益瑩更忙了,村民們紛紛要求要種天冬,買種子,買化肥,下田指導忙得他暈頭轉向,但是他心裏還是美滋滋的。

    兩年多的大學生村官經歷,在周益瑩看來,是擁興村自身的地理位置和産業條件,為他的工作提供了一個好的平臺。2012年,擁興村被評為覃塘區的“一村一品”示範村,主要發展天冬種植業。兩年來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周益瑩以踏實苦幹的敬業精神、無私奉獻的公僕情懷,贏得了幹部群眾的認可,他堅信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有要有付出,總會有收穫,農村這片廣闊的天地,是實現人生理想價值的最佳舞臺。

記者手記

    開始,對於天冬,周益瑩和廣大村民一樣感到陌生。在這片土地上,祖祖輩輩都種植著甘蔗,並依靠甘蔗養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可依靠甘蔗只能滿足當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不能讓村民致富。在對比了天冬和甘蔗的産值後,周益瑩馬上意識到種植天冬的前景要比甘蔗好。可面對一個個求穩的村民,要讓他們改變産業結構是一件相對較為困難的事情,他們寧願保持現狀,也不會去冒險求富。

    可周益瑩不一樣,他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大學畢業生。在他看來,要發展,就要有創新,擁興村的産業結構需要調整,祖祖輩輩留下的甘蔗種植需要被取代。於是,他便一家一戶地發展群眾種植天冬。為了取得群眾的信任,他脫掉皮鞋,穿上草鞋走到地頭,親手給群眾示範種植技巧。

    2年多過去了,一批種植天冬的農戶嘗到了甜頭,收入比以前好了很多。然而對於周益瑩來説,他依舊在大學生村官的道路上揮灑著自己的青春,揮灑著自己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