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南風熏兮,其情和融

——品讀習近平七律《軍民情》

新聞頻道 人民網 2014年08月01日 23:5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南風熏兮,其情和融。成長于北國的作者其時任職福建,依傍東海,擴展了對祖國河山的觀察視野,增添了對閩山閩水的了解、熟悉與真情。他為榕城全國“雙擁”會議賦得的此詩,便深深融入了八閩風物。

  詩的起句忽發奇想、宕曳開去,從大處著眼,以寥廓入詩:“挽住雲河洗天青。”一個擬人化動詞——“挽”,就把浩瀚的自然景致帶入了動勢,創造出一個奇絕的境界,而在讀者心中留下懸念:誰在“挽”?這一句真正是先聲奪人、境界開敞。連接下一句,“閩山閩水物華新”,組合為首聯,表達的意義卻是多層。既頌揚了人民軍隊的歷史功績:洗凈廣天,為八閩民眾日子的生機勃勃奠定了基礎;又預示了新時期政局正在朝向好的方向平穩發展,福建山水一片簇新。詩人並沒有正面回答誰“挽”的問題,卻又明確告訴了你結論。

  接下來的頷聯對句,由“興”轉“比”,視角也從宏觀進入微觀、從抽象進入具象。元月榕城最鮮明的兩種物象“梅”與“榕”,被詩人準確地捕捉。梅花吐蕊、榕葉掬翠,既是此時此地實景,亦是時代映像:嫩梅老榕爭艷,新舊事物齊發。既以連帶效果回應了“挽住雲河洗天青”的動勢,又用擬人筆法作出歡態迎姿以待下句。此聯對仗工穩、形象鮮明,起到極好的承上啟下作用。

  頸聯又是一個對句:君馭南風,我臨東海。子曰“南風之熏兮”,南風徐徐,為百姓帶來舒適的氣候。此句雙關作人民軍隊化釋了寒冬、全國“雙擁”會議則是馭南風而來。南風還更可理解為南方的風氣,則又多了一層解放軍與民風同融之義。“我”——詩人則因在東海施政,對軍民的魚水情誼感同身受。

  最後尾聯實寫點題:舉城同慶,軍民一心,詩人躬逢並主持這難得的盛會,滿盈了喜悅與歡洽。這是一首意象充沛的政治抒情詩,平實的語詞裏展現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並通過顯露情趣的人與自然互動,抒發出浪漫主義的情懷。

  (作者:廖 奔;係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編輯:劉志勇 責任編輯:張蘭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