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台灣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臺商故事:破釜沉舟 “鍾大膽”蘇州創業

 

CCTV.com  2007年10月31日 09:10  來源:新華社  

    在台資企業林立的蘇州,蘇州群鑫電子有限公司絕對是沒有名氣的小公司。然而,公司董事長鐘運輝卻名聲在外:1992年,他時年46歲之際,為了貸款籌資將在台灣的房産抵押給銀行,孤身離開台灣到蘇州創業,這一破釜沉舟的舉動贏得了“鍾大膽”的雅號。

    隻身到蘇州創業

    鐘運輝原是台灣麗正電子有限公司廠長,麗正電子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生産整流二極管,他在此幹了整整18年。鐘運輝常年在行業中摸爬滾打,面對高額人工、昂貴的土地成本,自感在島內難以有大作為,遂決意自立門戶,到大陸創業。

    1991年10月,鐘運輝從廣東、山東一路考察,最後相中了江蘇蘇州市楓橋鎮。1992年,鐘運輝告別在台灣的家人,隻身來到蘇州,與楓橋鎮政府合資興辦蘇州群鑫電子有限公司,總投資230萬美元,他佔60%的股份。1998年,鐘運輝又花100萬美元買下40%的股份,公司變為獨資,生産價格雖低但是市場頗大的開關二極管、穩壓二極管,80%外銷至台灣、韓國、東南亞、美國等地。

    “我來大陸創業,是從零開始打天下,不是帶着現成的訂單。”回首往事,他感慨不已。

    經營蘇錫兩家工廠

    蘇州群鑫電子有限公司命運多舛,創辦頭5年,共虧損400萬美元,鐘運輝頂着巨大壓力,硬是咬牙挺住了,“不堅持下來,機會就會失去”。1998年起,公司經營好轉,有了利潤,1999年補上了以前的虧損,之後走上正軌,每年都能賺取可觀的利潤。

    蘇州群鑫電子有限公司原來租借的廠房地勢低窪,每逢發大水殃及工廠,楓橋鎮政府馬上派人來抽水。“鎮政府對我們這些小企業很重視,而在台灣,小企業誰來管?到蘇州投資,我選對了。”

    鐘運輝在蘇州的事業蒸蒸日上,2001年,在楓橋鎮購置2.2萬平方米土地建新廠,比原來租借的廠房大兩倍,員工千餘人。2003年,群鑫公司在台灣上市。

    鐘運輝的名氣越來越響,2006年,他應邀擔任無錫強茂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強茂生産二極管,有2000名員工。從此,他精力旺盛地在蘇州、無錫兩座城市間奔波,同時經營兩家企業,效益之好,令他開心不已。

    定居蘇州樂陶陶

    家人留在台灣,自己創業在蘇州,鐘運輝心牽兩頭。辦廠初期,忙得焦頭爛額,三四個月回一趟台灣,與家人團聚,公司逐步走上正軌,他每月回一趟台灣,來去匆匆。常年奔波於海峽兩岸,終非長久之計,為解與家人分離之苦,2001年,他將妻子、女兒接到蘇州定居。“女兒現在台灣的大學攻讀新聞專業。兒子從台灣的大學畢業後,在美國開辦了一家網絡公司。”

    有道是故土難離。飽嘗與家人分離之苦,鐘運輝熱切盼望兩岸“三通”,“兩岸如果‘三通’,我就可以每星期往返於蘇州、台灣,我的家就不必搬離台灣,正因為台灣當局遲遲不‘三通’,每次往返兩岸需轉道香港,人累得半死,我只好把家搬到蘇州。”

    獨闖蘇州,鐘運輝先是花6萬美元購買了外商住宅區禦花園的公寓,後又花40萬美元購買了一處倣古園林別墅,佔地715平方米的庭院,荷花婀娜,毗鄰寒山寺、鐵鈴關,美不勝收。他説比在台灣的家舒服,“在蘇州的家裏能收看台灣所有電視頻道,門一關起來和台灣沒什麼兩樣,我現在回到台灣反倒不習慣了。”

相關新聞:

經濟透視:上海崇明變身臺商“淘金島”
江丙坤在上海與臺商座談 為馬英九蕭萬長拉票
臺商故事:2007-43
常住上海的百名臺商太太願意為上海世博會當義工
臺商青睞上海購房 逐漸東移“新歡”變浦東
臺媒採訪 東莞最宜臺商居住地之一
臺商關注大陸食品安全 在邯鄲投資生態農業
臺商故事:2007-42

責編:韋梁春

1/1

更多相關新聞